詩仙曰: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酒徒與圣賢并列且逾越其上,也只有深諳杯中之道者才有此豪語。我不好喝而好吃,故篡改詩仙名句曰“唯有烹者留其名”。以美食留名者頗多,且以女性居多。男性名字加諸美食而傳世的,似乎只有東坡肉?;蛟S“宮保雞丁”也算,但宮保畢竟是官職而非姓名。由此可知,所謂廚房是女人的“王國”,不符男女平權(quán)之意,卻是社會歷史之實。
我的家鄉(xiāng)浙江有名的“宋嫂魚羹”,據(jù)傳創(chuàng)于宋五嫂之手,她是河南人,宋金之戰(zhàn)時南遷,所烹魚羹保留了汴京風(fēng)味,宋高宗吃后勾起思鄉(xiāng)之情。更有一則傳說是,宋嫂以魚作喻,將魚骨剔出,對高宗陳述亂世之家骨肉分離之痛。高宗聽后,悶悶不樂。這一段應(yīng)是滿腦子“致君堯舜上”的文人想像,總以為皇帝不明道理,滿嘴微言大義不夠,還要請出廚娘“微魚大義”。其實,上位者永遠知易行難,皇帝什么道理都明白,問題只在做不做罷了。同是宋代,還有位曹婆婆,身世比宋嫂更不可考,但她做的肉餅是寫入《東京夢華錄》的。
宋嫂、曹婆太過久遠,烹飪技藝失傳。各地頂著宋、曹名頭“復(fù)原”的魚羹、肉餅,只能抱姑妄食之的態(tài)度,主要獲取一些情緒價值。清代四川陳婆婆的麻婆豆腐或許保真度更高一些。據(jù)說,常有挑油的腳夫到陳家飯攤吃飯,陳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來,給他們燒豆腐,就此成就一道名菜。精于美食的汪曾祺先生就說過:“陳麻婆是個值得紀(jì)念的人物,中國烹飪史上應(yīng)為她大書一筆,因為麻婆豆腐確實很好吃?!?/p>
美食與女性的聯(lián)名今天仍在出新款,比如,號稱“出國必備”“留學(xué)必備”的老干媽辣醬。我家樓下新開了一家柳州“肥姨”螺螄粉,亦可納入此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全為男子而設(shè),女子“立食”關(guān)乎每個人生活,不朽之意不在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