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有料歷史 > 正文

中華八千年文明史探源古冀州

2021-09-30 13:58:54中華網(wǎng)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9月初,“中華八千年文明史探源”發(fā)起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姬英明先生在延續(xù)前十五期的“中華八千年文明史”探源后,第十六期探源來到了華夏九州之一的古冀州,用考古遺址為古冀州的歷史文化源流做一次正本清源的全面梳理。

  《尚書·禹貢》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覃懷厎績,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恒衛(wèi)既従,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根據(jù)及多方可靠史料了解,古冀州地域范圍是今天的山西河北及遼寧一部分,夏代時期的冀州中心是山西。”姬英明說:“古冀州的早期古文化系統(tǒng)來源非常復雜,經(jīng)過我多次考察,發(fā)現(xiàn)山西南部一帶的早期文化來源于甘肅大地灣遺址和寶雞北首嶺遺址的隴山文化帶,河北文化的來源是中原文化北上和紅山文化南下的結合。古冀州早期的文化層規(guī)模較小,直到距今四千六百年以后的顓頊帝時代至夏朝早期,才突然變成了中華文明的政治中心,這有陶寺、周家莊等大型遺址為證。”

  “因為疫情原因,本次冀州的探源考察,我是一個人背包從《史記》等古史記載軒轅黃帝大一統(tǒng)中華的最后一戰(zhàn)涿鹿開始的,涿鹿也因黃帝戰(zhàn)赤帝而被后世銘記。但‘涿鹿’應該是廣義上的大區(qū)域名稱,最合理的應該是在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上!今天的涿鹿縣從地理到考古發(fā)現(xiàn),都不成立,但張家口市邊的長城關隘旁二階黃土臺上的四十萬平的‘黃家灣遺址’,從地理上觀非常符合這些客觀條件。還有《逸周書》記載:‘炎帝大懾,乃說于黃帝,執(zhí)蚩尤,殺之于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于天帝。’說黃帝殺赤帝于冀中,而非涿鹿。觀古冀州圖,張家界的清水河流域的確在冀州之中”。姬英明說。

  冀州是華族祖地九州之一,在綿長的歷史中,曾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據(jù)史料記載與姬英明先生祖?zhèn)?,冀州遠在四千七百多年之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就是在冀州征服炎帝和赤帝兩大族部的,到顓頊帝時遷都冀南的天穆之陽。到唐堯時,洪水為害,淹沒九州,夏禹王又“隨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在冀州接虞舜的統(tǒng)治地位。夏禹王崩后,他的兒子夏啟成為了華夏部族首領,首都也都在冀南,自“太康失國”后,冀南逐漸的失去的核心地位,到“后羿代夏”時,暴君后羿為筑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遷都于斟鄩,也就是我們現(xiàn)代所說的“二里頭遺址”。

  “我認為陶寺遺址就是顓頊帝所建造的‘天穆陽都’,因為以陶寺遺址為核心周邊布滿了幾十萬平至幾百萬平的聚落遺址。我還可以肯定地說,夏朝的開朝之都,還是在顓頊帝所始造的‘天穆陽都’,陶寺遺址的衰落是因‘后羿代夏’所造成的。歷史上有夏禹之父鯀是顓頊帝兒子的說法,從時間年代上看,顓頊帝至鯀最少差五百年,但從古人‘父辭子承’的禮儀文化觀看,夏禹王是蟜龍夏氏的首領,要想合理的取代夷舜,認黃帝之孫顓頊帝為祖是最佳方案,因為蟜龍氏本就是黃帝族的核心成員,但為什么沒有直接認黃帝為祖呢?因為這個陽都是顓頊帝建造的,故而要想在陽都承繼大統(tǒng),直接認顓頊帝為鯀父,既是夏禹的祖父,這樣夏朝的貴族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占領陽都了!如果有不服的,就‘禹征三苗’了!還有黃帝直系后裔后稷的北方實力支持的‘稷放丹朱。’故而,我認為夏朝開國應該是平穩(wěn)進行的,夏朝的陽都(陶寺遺址)毀于夏禹王的十子后羿的僭越篡位‘后羿代夏’!‘后羿代夏’名不正言不順,故而要用武力對反對他的陽都貴族們進行殺害和遷徙,后羿利用強權遷夏都于夏朝的‘兵城’斟鄩,我祖上后稷五世孫不窋從斟鄩逃出,逃回了隴東一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不窋竄入戎狄”事件。后羿是一個非常喜歡殺伐的暴君,對黃帝族貴族管控也是極其殘忍的,不窋?shù)奶幼邞撌怯|發(fā)他情緒,他應該找到不窋?shù)奶幼呗肪€,故而將氣撒到北方部族身上,石峁遺址也可能被毀在這個時期了。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多歷史學者對夏初的這一段歷史,有很多奇談怪論,還有甚者,認為沒有夏朝!但若要想弄清楚夏朝初期的這一段歷史,就應該從夏的合法平穩(wěn)承接大統(tǒng)上推理。如果考古上有3800年左右大量遺址破壞證據(jù),‘后羿代夏’就成立了!”姬英明肯定地說。

責任編輯:李孟展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