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田灣點經 > 正文

建立促消費長效機制

2021-03-04 04:25:20大公報 作者:李靈修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中國去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惟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現分化,其中出口同比增漲3.6%,貿易順差見五年新高;消費數據卻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錄得負增長。考慮到在內循環(huán)體系中,內需的地位愈發(fā)重要,如何建立一套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是擺在決策層面前的重要課題。而本屆兩會期間備受關注的“強化反壟斷”及“堅持房住不炒”等熱話,同樣與“促消費”密切相關。

不同于生產端的快速重啟,去年消費端的復蘇非常緩慢。每個季度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城鎮(zhèn)儲戶調查問卷顯示,城鎮(zhèn)儲戶選擇更多儲蓄的比例由2019年底的45.7%提升到2020年底的51.4%,雖然2020年二、三季度這一指標有所回落,但在四季度又出現回升,居民消費支出始終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事實上,消費受到抑制與經濟發(fā)展呈現K形復蘇有關。疫情在沖擊線下傳統(tǒng)經濟的同時,也催生了互聯(lián)網經濟的繁榮,而資本市場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刺激下,推動財富分配更加兩極分化。近日發(fā)布的《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中國去年新增256位十億美元企業(yè)家,增幅居全球首位。張一鳴、黃錚等科網新貴的身價成倍膨脹,而地產大佬卻未有一人躋身中國富豪榜前十,這在以前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傳統(tǒng)經濟的衰退導致了就業(yè)市場的疲弱,而新經濟股的估值飆升“催肥”了富豪群體,卻對消費形成了負面影響。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逆勢暴漲了48%,而社消零售總額卻同比下降了3.9%。這反映出貧富差距正在擴大,并持續(xù)侵蝕整體消費需求。根據凱恩斯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理論,收入越高的人群,消費占比越小,儲蓄、投資占比越多。在此背景下,經濟越是發(fā)展,社會有效需求越是不足。

我們要如何縮小社會貧富差距?進行稅制改革、發(fā)展慈善事業(yè)都是有效途徑,但若想切中要害,反壟斷是必行的一步。去年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就是為了修正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而美國政府近年來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訴訟明顯增多,也是基于同樣的道理。

此外,高房價也是擴大貧富差距的元兇之一,居民背負著沉重的住房杠桿,無疑會擠占消費支出。因此,盡管樓市政策幾經調整,但“房住不炒”的國策始終沒有松動,后續(xù)中央層面放開地產調控的可能性也很小。   (兩會前瞻之四)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