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港聞 > 正文

"明日大嶼"滿足30年發(fā)展 特首:香港成功靠填海得來

2018-10-12 03:16:26大公報 作者:文軒 曾敏捷 賴振雄 蔡樹文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明日大嶼”建議填海1700公頃解決房屋問題  /大公報記者麥鈞杰攝

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愿景”人工島計劃,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明言,近年填海被嚴重妖魔化,但香港的成功多年來都是依靠填海得來,而目前填海技術先進,保證不會傷害生態(tài)。她重申,大嶼山研究工作從未停過,填海涉及法定諮詢過程,強調填海是分階段入帳,耗盡儲備只是“嚇人”講法,“大型基建都離不開龐大投資,但這個龐大投資不是一年用掉。”

新一份施政報告用最多篇幅交代房屋土地措施,林鄭月娥昨日出席電臺節(jié)目、到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聽得最多的同樣是對關于覓地建屋的意見,特別是對“明日大嶼”的關注。

大型基建投資必龐大

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多名反對派議員包括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公民黨郭家麒等,質疑“明日大嶼”填海方案開支巨大,會耗盡儲備,增加財政負擔。林鄭月娥回應時重申,“明日大嶼”是為香港開拓更多土地,滿足香港未來二、三十年的發(fā)展。她強調,大型基建離不開龐大投資,但投資不是一年花盡,計劃歷時十多年,攤分下來每年是四、五百億元,現(xiàn)時立法會每年通過的基建撥款都超過千億元,以維持建造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不要將數目合并,說成明日會用完儲備、明日用完公務員長俸金這樣來嚇市民。”

林鄭月娥有感而發(fā)地說,填海近年遭到嚴重妖魔化,但香港自開埠以來所獲得的成功,都是依靠填海,“很多新市鎮(zhèn)都是靠填海,金融區(qū)又靠填海,新機場亦是靠填海的。”林鄭月娥憶述她從幼年到20歲,一直住在灣仔告士打道,“目睹告士打道在海邊一直填出去,當時都覺得香港有前景。”她又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玫瑰園計劃”為例,指當時需要填海的土地恰巧亦是1700多公頃土地,反問如果當日沒迎難而上,“今日的香港會是一個怎樣的香港?”她希望大家能夠鑒古知今。

出席答問大會前,林鄭月娥先出席電臺聯(lián)播節(jié)目,她指出,“明日大嶼”建議填海1700公頃,是技術部門以科學方法擬定,并無行政長官意志。她又指出,大嶼山研究工作未停過,“睇唔到有咩理由,要扣起同事做好的工作”,重申填海要經法定程序,屆時城規(guī)會將展開法定諮詢。

對于民建聯(lián)鄭泳舜詢問當局是否就過渡性房屋數目訂立目標和時間表,林鄭月娥表示,運輸及房屋局已經設立專責小組,配合發(fā)展過渡性房屋,建議議員“幫幫手”,向當局提出建議并跟進。

玫瑰園計劃包括十核心工程

玫瑰園計劃正名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me),1989年由港英政府宣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即在赤鱲角興建國際機場、青嶼干線及青馬大橋、西區(qū)海底隧道等,英方將計劃描繪成玫瑰園般美好,故坊間稱為“玫瑰園計劃”。

該計劃當年公布時,造價預算高昂,社會嘩然,擔心影響回歸后香港特區(qū)政府財政儲備。工程歷時八年,主核心的新機場于1998年啟用,整項計劃最終耗資1553億元,較原預算逾2000億元為少。

“玫瑰園計劃”也是香港史上,直至啟德發(fā)展計劃前,規(guī)模及耗資最大的基礎建設發(fā)展計劃。

填海收益大 勿為反而反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發(fā)展“明日大嶼”計劃,耗資約5000億填海造地1700公頃,容納110萬人口。一如所料,“明日大嶼”遭反對派以各種藉口群起攻之。但他們反對理由完全沒有科學數據支持,完全站不住腳。

所謂倒錢落海“燃燒儲備”論,難道填海獲得的土地是凈支出,一文不值嗎?土地有價,人工島的土地作商業(yè)和住宅用途,讓政府得到大筆賣地收入,成為特區(qū)政府的儲備。

至于海浪對人工島造成破壞,香港三面環(huán)海,只以一個杏花邨為例子實在牽強,以當今填海技術,只要預測數據準確,海浪問題不難解決。

更有甚者,公民黨的郭家麒聲稱,可容納110萬人口的人工島,是否屬“新香港人”。這一講法更是信口雌黃,極具歧視。翻查郭家麒的資料,其祖籍廣東省揭陽,雖然他在港出生,但他的祖父輩百分百是“移民”,按郭家麒的邏輯,他的祖輩正是當年的“新香港人”,郭家麒在立法會上竟然貶低祖輩形象,實在是不孝子孫。

就在反對派不斷將“明日大嶼”計劃抹黑的同時,昨日房委會共收到19.4萬份新一期居屋申請表。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的人,請你們先向居屋申請者解釋,有何方法幫他們解決置業(yè)問題?不要為反而反、噴完口水后,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星澳韓填海造地 打造重要商業(yè)住宅區(qū)

香港以外的地區(qū)或國家,也有填海造地(詳見表),成為當地重要的商業(yè)、娛樂與住宅區(qū),包括港人熟悉的新加坡濱海灣(Marina Bay),澳門自上世紀初開始填海,至今占總面積六成。對于坊間有人憂慮,填海地區(qū)遇超強臺風會水浸、影響生態(tài)、建造費過高等,規(guī)劃師及學者認為,可透過規(guī)劃,將影響減至最低。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鄒廣榮指出,全球多國也填海,以韓國為例,牽涉全國多個地區(qū),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浮島,屹立在首爾漢江盤浦大橋側,也有全球第一個水上會展中心,國家級綜合項目“新萬金填海區(qū)”,預計將于2020年完工,填海面積約28300公頃(283平方公里)。新加坡的填海地集中在市中心,占全國五分一面積。

“明日大嶼”解決居住問題

早前超強臺風“山竹”吹襲,位處填海區(qū)的杏花邨,再次有強烈涌浪,海旁“失守”成為澤國。天文臺前臺長林超英公開表明,從科學角度,不建人工島是最好,又提出要“做好災難管理”,慎防臺風帶來很高的涌浪。鄒廣榮認為,現(xiàn)今規(guī)劃已不同,昔日未有準確作出預算及防備,例如建高防波堤,或近岸位置不建住宅,將影響減至最低。

建筑、測量、都市規(guī)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也指出,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愿景”,是希望解決居住房屋問題。他又稱,當年“玫瑰園計劃”也極具爭議,但現(xiàn)在看來,計劃核心的赤鱲角國際機場是必須興建,否則香港不可能成為國際航運樞紐。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