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隔海觀瀾 > 正文

?隔海觀瀾 | 蔡英文冷對“團團”離世

2022-11-21 04:24:35大公報 作者:朱穗怡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最近臺北動物園傳來噩耗:今年18歲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因為罹患腦部疾病于上周六離世。兩岸民眾痛惜不已,尤其島內(nèi)的“熊貓迷”更是不捨。“團團”自4歲起赴臺,陪伴了臺灣民眾14年,曾給全臺大小朋友們帶來不少快樂時光和美好回憶。臺灣許多網(wǎng)友紛紛在網(wǎng)上致哀:“感謝團團從大陸來臺,謝謝團團,一路好走”、“感謝團團為我們帶來歡樂”、“感謝團團陪伴臺灣很多孩子一起成長”、“謝謝‘團團’,不痛了,安心去當小天使”。

  今年8月下旬,“團團”突然出現(xiàn)癲癇、口吐白沫的癥狀,被送往臺大附設動物醫(yī)院進行檢查后,發(fā)現(xiàn)有腦部水腫、壞死的現(xiàn)象。應臺北動物園邀請,兩名大陸專家曾于11月1日至7日赴臺參與“團團”治療和護理工作。當時“團團”的采食情況、精神狀態(tài)、走路姿態(tài)都有所改善,連續(xù)正常走動的時間不斷增加。正當兩岸“熊貓迷”放下一塊心頭大石時,“團團”的病情卻急轉直下,日前又多次發(fā)生癲癇。“團團”身體非常虛弱,腦病變的病灶也擴大。臺北醫(yī)療照管團隊發(fā)現(xiàn)短效型抗癲癇藥物已無法有效抑制其癲癇發(fā)作,“團團”的生理和精神狀況每況愈下,難以再有質量地自主生活,所以醫(yī)療照管團隊在百般不捨中,共同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不再繼續(xù)痛苦。

  大熊貓“團團”不僅是“國寶”,更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象征。2005年5月,大陸方面宣布,大陸同胞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征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在2006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經(jīng)過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投票,這對大熊貓被命名為“團團”和“圓圓”。2008年12月23日,“團團”“圓圓”跨過海峽落戶寶島臺灣,并于次年的農(nóng)歷大年初一首次與臺灣民眾見面,在島同掀起一股“熊貓熱”,亮相首日已吸引逾1.8萬民眾前來觀看,成為臺島的“動物明星”。筆者多年前去臺北時也曾專程去臺北動物園一睹“團團”“圓圓”的“芳容”。當時雖然是平日,但臺北動物園熊貓館仍然排起長長的人龍,可見“團團”“圓圓”受歡迎的程度。由此便不難理解,“團團”病逝,島內(nèi)民眾心痛不已。

  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對“團團”離世不聞不問、視而不見。去年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愛犬“冠軍”去世,蔡英文隨即在拜登推文下留言哀悼。其“媚美仇中”的畸形心態(tài)暴露無遺。蔡英文和民進黨對“團團”漠不關心,并不令人意外。當年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就反對“團團”“圓圓”赴臺,所以直至國民黨馬英九上臺后,“團團”“圓圓”才得以在臺北安家。

  總而言之,只要與大陸沾邊的,民進黨一律視為“洪水猛獸”;若與美國有關的,在民進黨眼中,即使是屎,也是香的。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