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隔海觀瀾 > 正文

?隔海觀瀾 | 臺造潛艇是“旱鴨子”?

2023-07-06 04:03:16大公報 作者:朱穗怡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臺灣方面自行制造的潛艇將于今年9月舉行“下水典禮”,然而,據(jù)說這個“下水典禮”是在水泥地的廠房內進行。倘若如此,這應該叫“登陸典禮”而非“下水典禮”。難道臺灣制造的潛艇是“旱鴨子”?一直以來,外界對臺灣是否具備制造潛艇的技術不無疑問。“臺造潛艇能下水嗎?”“下水后能浮上來嗎?”“臺造潛艇能參與作戰(zhàn)嗎?”─質疑聲浪此起彼伏。如果臺軍在陸上舉行潛艇的“下水典禮”更是證實了外界的疑慮并非空穴來風。

  據(jù)悉,潛艦在正式下水之前要進行一系列精密的測試,主要包括:“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島內軍事專家指出,在“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階段,無論是作戰(zhàn)系統(tǒng)或是動力系統(tǒng)的各型裝備,都必須在完成單機測試之后裝設進入潛艦各壓力殼船段。壓力殼焊接之后,還要經(jīng)過3種以上的不同方式檢測焊道,并實施測圓,以確保焊接結構安全無誤。然后才開始進入“塢內各裝備測試”階段,之后再經(jīng)過壓力殼內部與各系統(tǒng)管線的加壓測試、塢內靜水壓測試。只有通過這些測試才能進入到關鍵的一步:潛艦靜態(tài)浮于水面。然而,臺軍9月的潛艇“下水典禮”只能在陸上進行,可見潛艇的測試根本就來不及在9月前完成。但臺當局卻執(zhí)意定于9月舉行“下水典禮”,無非就是要向外界炫耀政績。

  “潛艇自造”被蔡英文當局視為重要政績,因為其之前歷任領導人都未能啟動“潛艇自造”,若蔡英文在任內完成相關工程,則可塑造“個人歷史定位”。今年已是蔡英文任內最后一年,加之明年1月舉行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當局趕在年底前舉行潛艇“下水典禮”,一方面顯示“自我防衛(wèi)的決心”,渲染“大陸威脅論”;另一方面可拉抬民進黨的選舉聲勢,所以費盡心思炮制這一場“不下水”的“下水秀”。

  民進黨上臺七年來大搞“以武拒統(tǒng)”,不僅增加對美軍購的次數(shù),還啟動自造軍備的巨大工程,其中“潛艇自造”是其重要一環(huán)。但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擁有建造潛艇的精密技術,臺灣地區(qū)顯然不具備相關技術和人才。島內輿論披露臺造潛艦所需的紅區(qū)裝備已大部獲得,但有三項至今缺乏。一是反制裝備,包括魚雷來襲時的反制誘標、或電磁的反制能力,這項裝置無法從島外取得,必須自行制造,但島內技術不足;二是臺造潛艇沒有采用AIP絕氣推進系統(tǒng),這將影響水下運行時間,須以呼吸管定時充電;三是缺乏電瓶與艦體消音涂層以及壓力殼與外殼之間的消音瓦與消音磚,造成臺造潛艦噪音大,不利隱匿。

  即使臺灣方面最終成功制造出潛艇,但據(jù)說性能只領先1980年代的劍龍級潛艦大約8到10年,也就是僅達到1990年代的水準。

  民進黨當局耗費了數(shù)百億新臺幣打造出來的潛艇仍是“老爺艦”,這不是笑話嗎?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