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縱橫談 > 正文

?大公報縱橫談/跟特朗普混是要還的\施君玉

2021-01-11 04:23:15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美國會山的“106”事件還在繼續(xù)發(fā)酵,對暴徒的追捕和起訴加緊進行。由於特朗普總統(tǒng)在這次事件中扮演的“煽動角色”以及基於“接下來可能存在繼續(xù)煽動暴亂的風險”,推特和其他幾家社交媒體公司強行關閉了特朗普的賬號。

  推特等公司對特朗普的禁言,為“美式言論自由”作了新的註腳。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這是全世界都懂的最淺顯道理,即便是堂堂的大國總統(tǒng)也不能越界。筆者無意對推特這樣的行為評頭論足,也無意對“106”事件幸災樂禍,只想對美國政府及主流媒體說幾句:當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為捍衛(wèi)法制、秩序而對網絡採取一些限制性行動性時,美國人最好能設身處地想一想。“雙標”搞多了,只能進一步暴露自身的虛偽,不僅傷害當事國,時間久了連美國人自己都不信。不要忘了,美國在世界上的所作所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對自己國民產生影響,最終反噬自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早已鐫刻在聯(lián)合國大廈的一堵墻上,一向標榜公正的美國政客們當好好面壁思過。“不讓暴力在社交平臺上有容身之地”,不僅是社交媒體對美國的承諾,也應適用於這個世界上追求和平和安定的每一塊土地。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是特朗普的一大特點,他對美國社會的負能量還在持續(xù)釋放。“推特治國”是特朗普的執(zhí)政方式,推特更是特朗普與支持者之間的風箏線。無法發(fā)推特的特朗普呆在白宮,肯定很抓狂。斷了線的巨型風箏正在尋找新的落點,會不會帶來“次生災害”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特朗普以失意人群的代言人自居,被賦予了強烈的宗教色彩。但“天選之子”卻被“世俗”的8200萬選民所拋棄,讓特朗普和另一半美國選民心有不甘。

  種種跡象表明,善於借題發(fā)揮的特朗普正迅速把自己塑造成“美國精英政治的受害者”,以尋求支持者的同情與憤怒。據報道,1月17日周末和1月20號拜登就職典禮日的“拯救美國”華盛頓大遊行正在密鑼緊鼓地籌備,屆時以何種方式演繹,存在著巨大的未知數。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嚴肅的國際政治學家早就指出了“美國反對美國”的現象,經過30余年的發(fā)酵,這個問題更加突出,“106”事件標志美國社會矛盾的激化進入新階段。一邊是,全球化浪潮的深入發(fā)展,一些跨國公司如FAANG等獨領風騷、一騎絕塵,成為“新美國”的標志;而另一邊是美國五大湖以及中、南部地區(qū)傳統(tǒng)的農業(yè)和製造業(yè)地區(qū),則銹跡斑斑,是“舊美國”的寫照,成為反全球化的基本力量。“兩個美國”已然成形。

  四年前,特朗普利用民粹主義上了臺,四年后,世界目睹了一個更加對立與分裂的美國。“106”事件是一場虎頭蛇尾的“未遂政變”。隨著示威者大喊“絞死彭斯”“佩洛西在哪裏”的視頻流出,可想而知,國會山的政客們當時是以何種心情面對“106”事件。   驚魂未定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準備於1月11日發(fā)起對特朗普的彈劾。儘管特朗普的任期只剩一周,但在佩洛西的眼裏,這個政治死敵“呆在白宮一天都嫌多”。由於時間緊迫,對特朗普的彈劾案很可能無疾而終,但這并不妨礙民主黨對特朗普進行政治清算,一方面可以阻止特朗普四年后捲土重來,另一方面,民主黨則借二次彈劾特朗普,將支持總統(tǒng)的共和黨政治新星霍利、克魯茲等參議員及一大批眾議員一併送上審判臺,從而對共和黨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特朗普被趕出白宮,讓中國少了一個拳擊場上的陪練。這4年,確實讓世界看清了美國,也讓中國進一步認清了美國的真面目。雖然“強化底線思維”的說法講了很多年,只有特朗普的執(zhí)政才讓我們進一步夯實了底線思維。過去想都沒有想到的中美“脫鈎”場景,特朗普都進行了壓力測試,特朗普無疑成了一名好的陪練,讓中國獲得了快速成長。

  拜登上臺之后,中美之間的博弈也許會換個打法,或從“單挑”改為“群毆”,但經歷了中美之間的短兵相接,中國的實力及心理素質都上了一個臺階,相信我們在未來的中美肉搏戰(zhàn)中可以更有信心。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