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公評世界 > 正文

?公評世界 | 中美首腦通話為美國戰(zhàn)略反思注入清醒劑

2021-09-11 04:26:55大公報 作者:周德武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9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通話。在美國“9?11”事件2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拜登遭遇國內空前政治危機及中美關系僵局難破的大背景之下,雙方元首通話對下一階段中美關系的發(fā)展究竟起到何種引領作用引發(fā)廣泛解讀。

  拜登上任7月有余,中美之間除了各層次的會晤頻率增加一些之外,雙邊實質關系仍不見真正起色。歸根到底還是拜登政府缺乏糾偏的勇氣和膽識,更要命的是,他把中國作為凝聚美國兩黨共識、動員美國民眾支持其重大國內政治議程的擋箭牌,中美關系成了美國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拜登政府正在醞釀的對華3C政策(競爭、合作與對抗),以競爭為主軸,雖然也把合作掛在嘴邊,但由于美國過分突出競爭面,客觀上弱化了雙方的合作點。在點與面的認識論上,中國人強調面,美國人突出點,中國人注重宏觀,美國人講究微觀,在談判桌上很容易陷入細節(jié)和個案的討論之中。但中美關系40年的發(fā)展實踐證明,只有中美雙方保持合作的大環(huán)境,即便遇到了一些大的麻煩,甚至是“炸館”和“撞機”等事件,雙邊關系總能在互相妥協(xié)中爬坡過坎。如果大環(huán)境惡化,一些小的問題也會被無限放大,更談不上什么國際協(xié)調與合作,在全球抗疫問題上,我們已充分感受到大國關系惡化的嚴重負面后果。這就是為什么中方一再強調拜登對華政策的所謂“三分法”根本行不通,不僅因為競爭、合作與對抗之間的邊界模糊,而且在競爭問題上,美國選擇不擇手段的惡性競爭,其結果必然變成對華的單向遏制,變成了不正當競爭,如同美國在全世界對華為公司的打壓做法。

  當然,這次拜登在通話中也釋放了一些積極信息:一是強調了中美關系的世界性意義,稱“兩國如何相處,影響世界未來”;二是有意推動中美關系回到正軌,強調“有意通過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避免誤判、管控競爭、防止沖突”;三是重申一個中國的政策。

  白宮發(fā)布的新聞稿雖然內容不如中方豐富,但也突出了這次通話的戰(zhàn)略性,稱“中美元首就廣泛的戰(zhàn)略性問題進行了討論”,既包括雙方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也包括存在分歧的領域,同時強調印太地區(qū)保持持續(xù)和平穩(wěn)定與繁榮的重要性。輿論注意到,拜登這一次沒有就個案糾纏,也是有意給中美緊張關系降降溫,防止節(jié)外生枝,尤其是在拜登政治危機四伏的情況下,不希望中美之間的意外事件演變成兩國的直接沖突和對抗。

  中美建交40多年以來,兩國關系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過。因眾所周知的原因,1989年中美關系陷入了低谷,當年12月10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老布什總統(tǒng)特使斯考克羅夫特時強調,“中美兩國之間盡管有些糾葛,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和分歧,但歸根到底中美關系是要好起來才行”“中國威脅不了美國,美國不應該把中國當作威脅自己的對手,我們沒有做一件傷害美國的事兒”。鄧小平強調,中美之間不能打仗,也不要打筆仗、嘴仗,“兩國相處要彼此尊重對方,盡可能照顧對方,雙方都讓點步,總能找到可以接受的辦法。總之,“恢復中美關系要雙方努力,不要拖久了,拖久了對雙方都不利。”雖然30多年過去了,小平同志的講話對挽救當前中美關系仍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毋庸置疑,今天中美關系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有了巨大變化,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有了巨大提升,但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的局面并沒有改變,全球化的內在技術動力并沒有消失,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意識形態(tài)過去不是發(fā)展雙邊關系的根本障礙,今后也不大可能成為國與國關系的主要阻礙,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搞價值觀同盟是沒有出路的,也是缺乏說服力的,尤其是美國把那些不那么民主的國家也納入其中,更顯得價值觀外交的蒼白無力。

  今天是“9?11”事件20周年的紀念日,美國國家層面的全面反思也進入高潮。中國最高領導人今天與拜登的電話交流,可謂是忠言逆耳,為美國當前的戰(zhàn)略反思燒了一把火,或有利于美對華政策回歸理性?!都~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9月8日撰文指出,今天人們在反思“9?11”的時候,對阿富汗戰(zhàn)爭的結局發(fā)出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嘆,那么20年之后,會有什么問題讓我們發(fā)出同樣的疑問,恐怕只是中國政策了。

  當下,美國的戰(zhàn)略界保持清醒頭腦的人已經不多,80高齡、體力明顯不支的拜登也只能依賴智囊團了,這大大增加了把拜登帶到溝里的概率。一邊是拜登與中國領導人通話,希望管控中美競爭,另一邊又在密鑼緊鼓地籌備9月24日美日澳印四邊聯盟的線下首腦會議,把共同應對中國挑戰(zhàn)作為中心話題,無疑是在印太地區(qū)制造新的沖突點。

  20年前美國選擇與阿富汗為敵,如今戰(zhàn)略界人士的反思是痛心疾首,20年的今天,這些人又鼓搗著把中國作為主要對手。20年光陰荏苒,美國尋找敵人的本能沒有變,變的是不斷地換個敵人,這種錯上加錯的政策選擇,對于美國戰(zhàn)略界而言,實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這恐怕也是美國智囊人士永遠的痛。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