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旅游 > 文旅V觀察 > 小米文旅秀

活化:文博旅游的高光熱度

2022-03-22 15:32:15大公文旅 作者:米廣弘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一處處博物文化成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間,一條條尋常線路串聯(lián)起“大而美”的精彩旅程。從央視《國家寶藏》節(jié)目的熱播,到《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的“出圈”,再到文創(chuàng)產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大眾對傳統(tǒng)文化消費的旺盛需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熱切期待。這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合作,不斷探索讓文物“活化”的有效方式,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

 

  博物館是一地重要的文化地標,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群眾精神文化消費和體驗的重要場所。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在文旅、媒體等共同努力下,文物不再是塵封的記憶,以更多鮮活的姿態(tài)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深挖內涵,文物“潮”起來,找到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的結合點。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傳統(tǒng)與盲盒象征的時尚結合起來,碰撞出火花,讓大家體驗到了發(fā)現(xiàn)文物的驚喜感、代入感和滿足感,激活了年輕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興奮點。創(chuàng)新表達,文物“活”起來?!短茖m夜宴》從展示的文物中獲得了靈感,讓一群彩繪陶俑從博物館里“走出來”,幻化成鮮活生動的唐宮少女,還原活化歷史場景,瞬間喚醒了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產生情感共鳴??萍假x能,文物“動”起來。新技術為沉浸式體驗提供了發(fā)展空間,讓厚重的歷史文化能夠穿越時空,古今對話變得真實可感,新媒體讓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度傳播出去,形成網絡頂流,引發(fā)公眾圍觀。

  以創(chuàng)意為博物館文物賦能,不斷豐富其存在形態(tài),拓展其展示形式,讓文物的存在形態(tài)更加立體、鮮活、動人。博物館“活”起來,與群眾走得更近。文物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要將進博物館作為中小學生課外活動的常態(tài)內容,讓數(shù)字博物館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山西將博物館“搬進”地鐵,打造“地鐵里的博物館”,將24類博物館藏品以浮雕壁畫形式進行呈現(xiàn),讓博物館文物與百姓生活無縫銜接。

  博物館“活”起來,與生活親密接觸。要讓博物館里的文物通過文化創(chuàng)意等形式,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與之相見,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吸引、培養(yǎng)人民群眾的文化注意力和品鑒力,使他們由愛文物進而愛生活。做好中國文物價值解讀、中國文物主題游徑、文物云建設工程、展廳國際推廣工程、中外聯(lián)合考古、瀕危文化遺產搶救。

  博物館“活”起來,與時尚相攜并進。博物館文物活化要與年輕人的需求相結合,以時尚、品質、品位為引領,使博物館文化產品成為年輕人高品質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國潮”主題、“盲盒”文化,還是品牌聯(lián)名款,都是博物館與時尚生活緊密銜接的代表,也是博物館贏得年輕人的重要法寶。文博旅游熱的背后,從活起來到潮起來的不單單是文物和文化,更是國人心中泛起的歷史和文化自信! (文圖:米廣弘,大公文旅特約作者)

責任編輯:王怡婷
大公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