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旅游 > 文旅V觀察 > 香江風(fēng)情

春色幾分閑

2023-03-16 04:25:21大公報 作者:石若軒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微雨俱止后,最早淋到春光的好像總是宜蘭的三星鄉(xiāng),夕暮環(huán)抱里的蔥田,綠浪接天。也許因著刻在古早記憶里的東北味蕾情結(jié),這里成為了三年前媽媽游臺的第一站。日前她來港看望讀書的我,是相似的時節(jié),正值花期的宮粉羊蹄甲和在臺食過的三星蔥、毛茹仔等像是今敏鏡頭里的絢爛蒙太奇在我的記憶里跳接游移。接下來的時間里,母女二人與這不真實的春光彼此傾慕,自宋皇臺過,繞路去天星碼頭看熙攘的人群。期待海棠的旖旎,靜候杏花滿頭的清逸。

  記得媽媽抽屜里有一本泛黃土舊的《傳奇》,我印象頗深。扉頁上是她模仿張愛玲字體寫的讀書筆記,她說張迷們都是嗜愛鋼筆的,用硬朗的筆尖寫出拙稚的字跡,酷似高高瘦瘦的張愛玲用清脆冷冽的口脗,躲在浮云里俯看滾滾紅塵,執(zhí)著與素紙互相勾連的時候依舊還是悲憫的,她到底是純粹潔淨(jìng)的人。

  因為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出版的舊書,封面的折痕實在多,凸起的白色折痕不由聯(lián)想到鄭川嫦末日時的嶙峋“蜘蛛畫像”,封面又多了些詭魅色調(diào)的舊痕,但比起《傳奇》的眾多版本的設(shè)計我依舊還是最鍾愛它的。只因封面上化身觀察者的作者環(huán)視四周的獨一份警覺,面對剪不斷的怨懟,觀察者就是比參與者多了幾許淡然。她隸屬于“大觀園”中卻又游離于人群之外,她有一雙幽邃的雙眼將筆尖流過的愛恨春秋統(tǒng)統(tǒng)收藏,往往釀酒的人最是清醒,看戲的人獨善其身。

  媽媽的試筆明媚而燦麗,字里行間透出的胭脂味濃烈到西湖水都化不開,她的故事構(gòu)想總是像簾幕深處的禪房里飄出的燒胰子味道,危險又神秘。我出生數(shù)年后,她的小天地漸漸被遺棄在雜貨屋里,只留下竹質(zhì)書架上也揮發(fā)沉甸甸的霉味,想必是留有青春氣息的花箋在彌留之際的纏語,即將成為荒蕪書香的不毛之地。

  受到她的些許影響,我也開始過臨摹游戲,但常被作文老師談起學(xué)張愛玲只有三分像,倒是和鴛鴦蝴蝶派的李涵秋可以隔著稿紙交換心事,我訕笑不想作罷。那時候的我就是這樣執(zhí)拗,偏偏喜歡灼灼的金粉,熱衷在銀浦的塵垢里撈上一枚瑩魄,哪怕只是浮于紙面的紛繁。

  春分前后的香港,有暖風(fēng)在酉時偷偷扣窗了。我站在佛光街三分之二的地方,寫有九龍?zhí)谅放频挠覀?cè),望著群山進入夕陽,小心翼翼地手握春意的呼吸。驚覺原來安閒似夢的韶光是這樣少,奢侈到連同靜候巴士的時候都像在電影中偷來的一幀。

  異鄉(xiāng)即是故鄉(xiāng),愿閑春隨人意。

相關(guān)內(nèi)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