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bào)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小公園 > 正文

?瓜 園/三百顆與三百杯\蓬 山

2024-12-05 05:02:14大公報(bào)
字號
放大
標(biāo)準(zhǔn)
分享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堪稱最成功的“帶貨”之一,時(shí)至今日,依舊在用。這當(dāng)然是夸張之言,人的身體機(jī)能是無福消受的。經(jīng)??吹揭环N說法,說此句是蘇軾誤聽“日啖荔枝三把火”。其實(shí),這才是自行腦補(bǔ)、點(diǎn)金成鐵的牽強(qiáng)附會。

  黃庭堅(jiān)也有《浪淘沙》詞:“日擘輕紅三百顆,一味甘寒?!睏钊f里則云:“老饕要啖三百顆,卻怕甘寒凍斷腸?!笨梢?,有此寫法的非蘇東坡一人。而且,“三百顆”亦不是荔枝專屬。唐代韋應(yīng)物寫黃柑詩:“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元代楊鐵崖又有:“醉啖蟠桃三百顆,手懷遺核大如杯?!?/p>

  “三百顆”幾乎成了慣用詞組。其根源主要有二。一者,“三”本就是形容多的常用筆法。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蓖糁小妒鰧W(xué)》曰:“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三再加以百,更見其多?!蹲髠鳌肪陀小熬嘬S三百,曲踴三百”的說法,小說里形容驍勇激烈,往往說“大戰(zhàn)三百回合”。

  其次,王羲之名帖《奉橘帖》曰:“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焙髞碓娙藢懰阆矚g化用此典。韋應(yīng)物就是典型例子。蘇東坡是韋應(yīng)物的“鐵粉”,曾有“樂天長短三千首,卻遜韋郎五字詩”之句。移花接木,把“三百”從柑橘挪到荔枝身上,也是很自然的事。

  李白好酒,“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也多為“三百”之?dāng)?shù)。這同樣是雙重加持。一是用“三百”形容其多,二是化用了東漢儒學(xué)宗師鄭玄“飲三百余杯,而溫克之容,終日無怠”的典故。

點(diǎn)擊排行